ihoi
光坂新入生
光坂新入生
  • 注册日期2021-06-10
  • 最后登录2023-06-18
  • 生日2021-1-1
  • 光玉9颗
阅读:624回复:0

心理学-不良心理-报复、逆反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2-02-03 04:56

报复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都喜欢武术,他们为了学功夫,就结伴一起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拜师学艺。当找到人,拜了师后,师父对这两个徒弟都非常照顾,耐心地教导他们每一样功夫。两个年轻人不论是在拳脚对打,还是在刀枪棍棒上总是不分上下,因为师父是用平等的方式,传授他们两人的功夫。这两个徒弟,也不辜负师父的期望,认真地苦练,而且两人也都对师父非常尊敬。

到后来,师父年纪渐渐大了,患了风湿病,必须有人常常帮他按摩,才可以血气通顺。所以,两个徒弟一个人各负责一只脚的按摩。在开始的时候,两个人也都很细心地替师父按摩,可是,日子久了,就显出两个人的成绩不同。成绩较差的师弟这个时候就嫉妒师兄比他按摩的效果强,成绩较好的师兄也因为骄傲而轻视师弟,后来两个人都暗地里斗来斗去。

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师兄弟越来越不和,他们两人单独在的时候不能好好地相处,后来甚至于在和师父说话的时候,两个人也会互相对骂师父从中调解、劝和丝毫不起作用。于是,两人因为“恨”的关系,就产生了迫害对方的行为。

有一天,师兄回家探望亲人时,师弟乘机把师兄负责按摩的那只脚折断了,为的就是报复师兄的骄傲。等到师兄回来了,看见他负责按摩的师父的左脚,竟然被师弟折断了,他就非常生气地说:岂有此理!你自己做得不好,不知道反省,反而破坏人家的成绩。于是,一气之下,师兄也将师父的右脚折断了,为的是报复师弟的嫉妒。这其中最无辜可怜的当然是老师父了,因为两个徒弟不能和睦相处,所以最终让老师父忍无可忍,把他们一一逐出师门。两个人一个因为嫉妒,一个为了骄傲,两人竟然把师父的两只脚都折断,用来报复对方,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影视剧中经常会有“报复”的情节,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不多,但是这种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其实我们所谓的报复心理,在学术上特指当人们受到强烈破坏性刺激后产生的某种与对方行为相对抗的以牙还牙的反应性反抗心理,一种要让人付出代价的心态。

不可否认,报复心理其实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往往可以变成个体或群体进步的动力,促使自己由弱小变得强大,比如以前常常提到的国仇家恨等等。但无论如何,报复心理是具有破坏性的,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扭曲心理,是小肚鸡肠、道德修养差的表现。有报复心理,自然也就会有报复行为。报复心理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且还大大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人对己、对身对心,都没有一点好处。而且有报复心理的人,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总是还有一种戒备和防范心理,很难与人好好相处。有时报复了别人,自己的良心也会感到非常不安,甚至自责自惩。这种人自我意识卑劣、行为极端、瞧不起别人,也不愿与人相交,但是同时也非常自卑。因此这种人往往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让这种心理愈演愈烈。

实际上,究其本质,报复心理是自卑心理的极端表现。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当一个人无法从行动上去实现某种欲望,于是便从心理上自我发泄,甚至埋怨整个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和曾经给自己带来不幸的人,都会怀有一种惩治的心理,把自己当成了人间的法官,有时甚至会采取侮辱、诽谤,侵犯人权、违法乱纪等过激行为。严重情况下,会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对社会都深怀敌意。这样演化下去就是非常危险的了。

这种危险不是个人的危险,严重的甚至会仇恨整个国家,如袭击美国的那些恐怖分子,对美国社会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那么,在现实中,人们又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害人不浅、严重的报复心理呢?

首先,你要认识到报复心理和行为的危害性。作为一个实施报复者,短暂的快意之后,到头来是众叛亲离,还要整天担心遭到别人的报复,如果情节严重,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被报复者,虽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和帮助,但曾经所承受的伤害是一个永远的心理阴影。所以说,报复行为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不会出现任何一个胜利者。报复的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它会让你的内心越来越狭隘,身心疲惫。

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其实很多事情上发生的误会,并不是有多大分歧,只是大家的观点不同而已,在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这种事必须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回避,也不能“以暴抑暴”。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尽量减少矛盾的产生,减少报复心理对你的折磨。

最后,也是升华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宽容、感动与关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但是宽容、感动与关爱,是永远存在的、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不要仇视他人,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去发现别人善良的地方,试着从小事里学会感动。你就会知道别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恶,社会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昏暗。

逆反

这个心理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不分社会制度和社会现状,是基于人类本质的一种心理,经常会被人提到。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而现实中,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那些内容,有的人说这是好奇心,其实,这就是逆反心理在做怪。好奇心往往都在逆反心理的概念之内,我们所谓的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出于维护自尊的目的,对他人的要求偏偏不予理睬,人们常与要求者对着干、“顶牛”,别人说左,你就偏偏要说右。而且这样做并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为逆反而逆反。常做出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非凡的行为。

其实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他们的逆反心理的表现也各有不同。但是其中青少年逆反心理尤为严重,经过多年的观察,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经常性地对宣传做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大声喝彩;对思想教育蔑视和对抗。其实,这种逆反心理不是一无是处的,往往还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在里面,但是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因为逆反而逆反,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众多。最直接的就是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尤其是在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于是逆反行为就出现了。无怪有人说,最好的宣传是禁止。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原因是不良的精神刺激。有的人遭受过种种挫折,受到了不良精神刺激,这样一来,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越发严重。比如,有的人因为经过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如果谁说爱情美,他们就会大加否定,甚至大打出手,非常失态。还有的人是源于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自我认识的时期,这是非常特殊的时期,他们经常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满足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作为青年人往往不会满足于适应社会,他们往往还暗中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地位,但是却不表现出来。因此他们往往有意采取逆反行为,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另外人的性格往往都是在教育中培养出来的,施教者的不足很可能也会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施教者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恰当,将会非常容易引起受教者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这种逆反心理是非常不好控制的。但不管怎样,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需要进行一定的调适,在现实中,逆反心理虽然算不上是一种变态心理,但往往会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比如说会使人(尤其是青少年)出现多疑、冷漠、偏执、不合群等等病态的性格,使之信念动摇、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如果任其进一步发展还可能使人出现犯罪心理。因此这是非常有必要施以防治的。那么,在现实中,对于这种逆反心理应该做出怎样的调适呢?首先,第一个问题,你必须正确认识到你自己,并且努力升华自我,提倡自我教育,要求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的价值和定位、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和造就自己。如果这太难,你可以换一种方法,你可以不知道你是谁,但你首先要知道自己不是谁。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自我完善,丰富人生阅历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广泛的阅读和见识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自然就会很机智地处理问题,而不会只是一味逆反。换句话说,一味逆反往往是少见识的表现。另外还应该运用社会力量,提高素质培养,要注意的是,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与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人生的方向。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