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把屋顶漆成白色无助于防止地球变暖 今年5月2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伦敦的一个气候变化研 讨会上说,如果所有屋顶都漆成白色,路面和汽车使用浅色涂装,就可以大量反射太阳辐 射热量,在降低温室效应作用上,相当于世界上所有汽车停止行驶11年减少的碳排放。然 而,上海的四名女中学生近日通过实证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 基本原理被人忽略 向明中学的孙竹叶子,市西初中的周矽倩、何沁辰以及位育初级中学的慎悦等4名女 生,在昨天联合完成的一项《白屋顶能使地球升温速度变慢吗?》的课题报告中提出,地 球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内部物质的衰变,而非太阳光照射,“如果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 阳辐射,那么地球会像一个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外焦而内不焦,地球表面温度应大于地球 内部温度,而事实上地球如同从热炉中取出的一个热煤球,放了几十分钟后是一个内热而 表面渐冷的球体。”负责指导该课题研究的向明中学科技指导教师黄曾新说,事实上这一 理论在国际上早已被公认,只是大家对此的认知程度并不高。 在此基础上,4位女生在报告中进一步分析说,根据物理原理,物体表面辐射率越大 ,其吸收或释放热量就越容易,而正是由于地球内部产生热量大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所以若要有利于地球表面降温,更应该加大物体表面的辐射系数,即将地球表面的颜色 加深。显然,这一观点与朱棣文的观点截然不同。 模拟装置证实观点 课题组的师生们都明白,仅仅理论上的证明不足以支持科学观点,于是,4名女生又 设计了一种验证地球表面不同颜色对地球升温影响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两个直径约为8 0厘米、表面分别为黑色和白色的球体组成,再加上若干个白炽灯。两个球体在电动机的 作用下缓慢、匀速转动,而其内部的电热棒则被加热至约500 摄氏度左右,为的是模拟地 球的真实情况。实验时,将等量安装灯泡的支架放置在两球中间,并对温度做梯度调整, 以模拟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实验结果证实了同学们的观点,黑球的表面温度反而要比白球 低。 那么朱棣文的观点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同学们猜测说,这可能是他忽略了地球本身的 热量。于是,她们又做了一组比照实验,当球体内部不加热的情况下,经过灯泡照射,白 球的表面温度确实要比黑球的温度低,这与朱棣文的观点是相符合的。 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参加这一课题的4名女生对自己的观点更有底气了,并表示愿意 公开她们的实验装置,以供大家讨论,而且还十分希望与朱棣文这位诺奖获得者直接对话 。 本报记者 王蔚 实习生 许偲倩 |
|
沙发#
发布于:2009-07-16 17:04
权威啊权威……
|
|
2楼#
发布于:2009-07-16 17:05
╮(╯_╰)╭..
事实我们高中地理不就学过了么…… 大气温度的主要来源是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 = 这四学生很..嘛..理科生…… 要质疑先质疑我们的地理课本吧…… = = 基本原理..我看忽略了基本原理的明明是他们四个…… |
|
3楼#
发布于:2009-07-16 17:08
是人都会犯错嘛,别介意别介意
|
|
|
4楼#
发布于:2009-07-16 17:10
凡事不能偏听偏信,这几个女生的结论也一样,有的东西未免也想的太简单了
要说太阳辐射对温度影响不大,这个结论恐怕没多少人支持。能量守恒啊,地球一年四季吸收了多少太阳的能量,就算不直接释放,它也转化成植物之类的热量。 要是太阳辐射对温度影响不大,那为何有昼夜温差,为何有四季交替?这些都是最普通的常识,请那四个女生给我解释一下,地热能到底怎么影响平时温度的! |
|
|
5楼#
发布于:2009-07-16 17:20
如果来自内部的话,那为什么像海王星那样的星球上面那么冷,人家质量比地球大多了
典型的SB |
|
|
6楼#
发布于:2009-07-16 17:24
回 5楼(键っ子) 的帖子
这个。。。也不一定啦。。。毕竟地球的内部结构可能和海王星不太一样~ 不过我觉得这几个女生很强~ |
|
7楼#
发布于:2009-07-16 17:29
权威出错又不是没有过。这个也就是看看,毕竟没去做过,不会清楚,谁知道到底谁对谁错?
|
|
8楼#
发布于:2009-07-16 18:24
我不说什么了。。
|
|
9楼#
发布于:2009-07-16 19:03
不想说啥了,随便评论他人是不好的行为……
|
|
10楼#
发布于:2009-07-16 20:59
嘛 有疑问是好事~~~这样才能进步
|
|
|
11楼#
发布于:2009-07-16 23:59
能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很不错了~~
|
|
12楼#
发布于:2009-07-17 06:31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13楼#
发布于:2009-07-17 07:46
看来他们忽视了地球的构造
地球有三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其中最外层的地壳平均厚度高达三十三公里也就是三万三千米 试问你再热的岩浆,你的高温传导了33000米以后还可能跟原先一样热么?早就衰减完了吧 至少我在大冬天的时候站在33公里厚的地壳上从来没有感觉到任何来自地核的热量。 地核的热量是用来维持地球的正常运转的,一旦它的热量开始变少,说明地球就要四分五裂了。地核的热量跟地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在地表上唯一能够感受到来自地壳内的热量的就是火山,而火山喷发所用的岩浆是来自地幔而不是地核。 另外再举一个例子就是火星。 火星的南极和北极都有很大一片面积的干冰,干冰即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沸点是-78.5℃,熔点是-56.6℃,由于其沸点比熔点要低,所以受热的时候是直接升华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火星的表面温度长期保持在-78.5℃以下,这样它表面的干冰才能得以稳定的保存,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那4位女生说行星的主要热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它的内部,那么我要请教一下为何火星表面的温度这么低?难道是它的核心温度不够高么? 而相反地我们来看看它的表面 火星表面没有大气层,因为它质量太小,不足以留住大气圈,气体会溢出到宇宙空间,而科学家们想让人类以后移民火星,就必须人造一个大气层,他们已经想到了利用温室效应来干这件事。他们找到了一种高效率的温室效应气体,一种肼,准备投放到火星以后通过温室效应来加热火星表面使得人类能够居住,这部分内容请看这里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2/04/content_2548209.htm我不再细述 由此可见行星表面温度跟太阳辐射有很大的关系,同样有关系的还有它是否有大气层。如果光有太阳照射而没有大气层来留住热量,就会形成像月球表面那样“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同样的,光有大气层而没有太阳光的照射温度一样上不来。比如天王星,虽然它两极的温度高的吓人,一个是1600℃一个是2400℃,但是平均表面温度仅为62K,即-2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