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56回复:6
科普第15篇——字体(中)
上次讲了英文字体,这次就讲讲汉字字体吧。
汉字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字形”,字形和字体的概念要区分清楚。 字形,又称书形,是字的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6964《信息技术·字型信息交换》中定义字形为“一个可以辨认的抽象的图形符号,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设计”。 所以说,一个字体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字形。而不同的字体也可以使用同一个字形。 不同字形的字不应理解为不同的字,而只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和“异体字”要区分开,异体字是完全不同的字,只不过异体字之间是意义相同完全可以互相替换的。)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或《新华字典》,检字表的前面都有“新旧字形对照表”,这就是字形上的区别了。 实际上,前年教育部发出的将“茶”字下面的一横一竖钩两点改为“木”的,就是修改字形,而且这个字形并不是新发明,而是古已有之(比如在繁体汉字或是日文汉字里的“茶”下面的字形就是“木”),实际上一横一竖钩两点的字形正是从“木”变形来的。很多人没有理解清楚字形的概念,而表示反对。我个人是支持的,因为“木”更能体现原字的含义,而一横一竖钩两点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和“杀”字下面的一横一竖钩两点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扯远了,回到我们的字体上来吧。 上次讲英文字体的时候说道了“衬线”,其实汉字字体里也有类似的概念,比如我们下图中的字(字体:宋体): [IMG]http://p.dmdjz.com/uploads/2011/06/simsun.png[/IMG] 可以看到,图中红色的部分也是多出来的线条,和英文字体的“衬线”类似。 在汉字中,将有“衬线”的叫做“白体”,将无衬线的叫做“黑体”(注意不是我们电脑里那个“黑体”,这里的黑体是一类字体)。 其实这个定义不准确,这只是类比英文字体的概念来说明的,汉字里其实是由准确的定义的: 笔划的粗细一样的叫做“黑体”,笔划粗细不一样的叫做“白体”。 因此,幼圆、华文琥珀是属于黑体,宋体、楷体、隶书是属于白体。 汉字的大小就没有英文字体那么复杂了,因为汉字是方块字。比如下图(字体:幼圆): [IMG]http://p.dmdjz.com/uploads/2011/06/youyuan.png[/IMG] 图中的方框都是70×70(px)的,而字体的大小正是70px。可以看到字体并不是刚好占满方框,而都有一点空白。 实际上,有的字体会比较瘦一点,左右离方框边缘比较远;有的又比较胖一点,上下离方框比较远。如下图(字体:上:方正姚体,下:隶书): [IMG]http://p.dmdjz.com/uploads/2011/06/yaoti.png[/IMG] [IMG]http://p.dmdjz.com/uploads/2011/06/lishu.png[/IMG] 这两个字体都是70px,方框也都是70×70(px)的。 可以看到,不管字体的高矮胖瘦,都是以方框为基准的,不会因此使得占用的空间变成长方形的。所以瘦的字体每个字之间的空隙会比较大,而胖的字高度上会显得比较小。 汉字除了可以用和英文字体类似的pt、以及屏幕显示用的px作为大小单位外,还规定了一套字号标准。字号是与pt对应的:
需要注意的是,pt、字号等都是印刷用的,px是用于屏幕显示用的,所以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来表示大小要明确,否则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汉字字体是不是比英文字体简单多了?但是汉字博大精深,即使是同一种字体都会有很多变形,比如下面的这12种字体: [IMG]http://p.dmdjz.com/uploads/2011/06/ziti.png[/IMG] 上面的5个都是白体,下面的5个都是黑体。 上面第一个是华文隶书,第二个是隶书。 上面第三个是细明体(其实就是宋体,因为宋体在明朝传入日本,所以日本将宋体叫做明朝体或明体),第四个是宋体,第五个是华文中宋,第六个是方正小标宋。 下面第一个是黑体,第二个是微软雅黑,第三个是文泉驿微米黑,第四个是哥特体(MS Gothic,也是一种日文字体)。 下面第五个是华文彩云,第六个是华文琥珀。 所以,这么多字体,要选择一种漂亮的字体实在是很麻烦,但是有一点必须考虑——如果你是在网页或者文档里使用某种字体,你必须考虑别人有没有这种字体,否则就会达不到所需要的显示效果。不过对于网页来说,HTML5中出现的WOFF字体将会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文档,导出为PDF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即不用像转换为图片那样担心丢失文字信息,又不用附带比较占空间的字体文件)。 这两次讲的内容似乎和计算机没有什么关系,下次,我们就回到计算机,讲一讲计算机里的字体。 补充: 为什么我一直在用“永”字作为示例呢? 因为书法里有个“永字八法”,“永”字包含了八种最基本的笔划——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练好永字是基本中的基本。 ==========之前的文章========== 科普第1篇——计算机色彩 科普第1篇补遗——CSS颜色 科普第2篇——光盘 科普第3篇——2、8、10、16 科普第4篇——电池 科普第5篇——浏览器 科普第6篇——字符编码 科普第7篇——加密解密 科普第8篇——移动通信技术 科普第9篇——为什么32位CPU不能支持大于4GB内存? 科普第10篇——智能手机简介 科普第11篇——14.52-14.49=0.0299999? 科普第12篇——为什么HTTPS会更安全? 科普第13篇——计算机语言 科普第14篇——字体(上) 科普番外篇1——虽然没用但了解一下也很有趣的知识 |
|||||||||||||||||||||||||||||||||||||||||||||||||||||||||||||
沙发#
发布于:2011-06-12 22:50
前来学习了~~~
|
|
|
2楼#
发布于:2011-06-12 23:16
同学习,大Q辛苦了
|
|
|
3楼#
发布于:2011-06-12 23:29
好,!我要刻苦的写“永”字去了
永永永永永永 = = 居然不能粘贴 |
|
4楼#
发布于:2011-06-13 13:03
我的书法果然没用心练,都不知道永字这么基础。
|
|
5楼#
发布于:2011-06-13 16:48
回 3楼(琥珀) 的帖子
你要截图啊.....- -有你这样练字的么 |
|
6楼#
发布于:2011-06-13 21:27
原来那个叫作衬线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