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暖暖的秋阳照耀在嵩山北麓,位于郑州西130公里的黄家山沸腾了,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的村民终于挖通了黄家山,引来了幸福泉。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像过年一样,扶老携幼沿着崎岖的山路赶到山上畅饮甘甜的山泉。 耗时一年半,终于洞通泉涌
北庄村坐落在黄家山下,山前没水,山背后有水。全村2170口人分布在两道岭两条沟内,人均半亩地望天收。2008年3月12日,村民为改变祖祖辈辈靠雨水活命的现状,自发地在村后海拔1200米的山腰上凿洞。他们发誓要做当代愚公,把大山挖透,把后山沟的泉水引过来。 28日,北庄村民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战,终于洞通泉涌,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前日,在黄家山引水工程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歌声飘扬。清澈的山泉水从长长的白色塑料管中喷涌而出,村民们手捧泉水尽情地喝着、洗着。水花四溅,欢乐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六旬老太太高兴地在山洞里跑了5个来回 长长的山洞里水深及膝,很多村民蹚水穿洞,还有年轻的村民骑着摩托车从洞中穿过,水花四溅,笑声在洞中久久回荡。 83岁的康老汉驼着腰,在昏暗的洞中摸索着艰难地蹚着水。记者塞给他一根树枝当拐棍,他高兴地说:“我老头一定要从这洞里走一回呀,我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59岁的杨水清老人喜极而泣,挽起裤腿,赤着双脚,第一次从山洞蹚水来到后山。“我非常高兴,我们有盼头了,吃水不再难了。我没有钱捐,可是我一直在工地上义务劳动,想为开山引水多出点力。”杨水清抹着激动的泪水告诉记者:“今天从洞里穿过只要了20多分钟,过去翻山最少要两个半小时。过去因为麦地没浇过,雨水大了就收六七百斤,天旱了只收一百多斤,这以后就有水浇地了。” 64岁的老太太姜芬从洞中出来,她笑着说:“水看着真好!我这是跑第五趟了。” 村民还要集资再建一座小型水库 穿过长长的山洞,面前就是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北庄村村支部书记杨小周介绍,从这里可直接到唐僧取经歇息的地方——慈云寺,下一步发展旅游,前景美好。 据杨小周说,开挖840米的山洞,如果包给建筑队最少要800万元。村里为了节省经费,村民自己挖山只用了70多万元。但是这只是开了个头,下一步要在后山建一座小型水库,还要资金300多万元。目前,村民们已捐款十几万元,有关部门已计划资助北庄村开山引水。(记者 周炜卿) |
|
沙发#
发布于:2009-09-30 13:07
一切都是钱啊。。。
|
|
2楼#
发布于:2009-09-30 13:54
值得庆贺~
但等水库修好,旅游业发展~~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污染了╮(╯▽╰)╭ |
|
3楼#
发布于:2009-09-30 14:07
这是何等的毅力
|
|
4楼#
发布于:2009-09-30 14:53
传说中滴愚公精神啊~~
|
|
5楼#
发布于:2009-09-30 16:06
这村的人好厉害的说
|
|
|
6楼#
发布于:2009-09-30 16:37
他的精神可嘉哦
|
|
|
7楼#
发布于:2009-09-30 16:39
牛人一个呀~~~
|
|
|
8楼#
发布于:2009-09-30 19:31
我昨天用愚公的精神改完了FTP数据。
|
|
9楼#
发布于:2009-09-30 20:51
嘛,坚持就是胜利吧
|
|
|
10楼#
发布于:2009-09-30 22:28
真是强大的人。。。
|
|
11楼#
发布于:2009-09-30 22:29
没那时间精力和金钱……
|
|
12楼#
发布于:2009-10-02 00:47
恭喜恭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