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鹊在西方社会因具有攻击性而不受欢迎 ![]() 喜鹊在为一位死去的同伴举办“葬礼” 喜鹊在西方社会并不像它在中国那么受欢迎,因其具有攻击性,公众形象一直以来都不怎么样。但最近有些国外专家在为喜鹊重新“包装”,称这种鸟极具同情心,会为死去的同伴哀悼,甚至会为“死者”备办“葬礼”。马克-贝科夫博士发现,喜鹊会将草叶当做“花圈”叼到同伴的尸体上,以示哀悼,这足以证明喜鹊还是蛮有“人情味”的。 贝科夫博士的这一论断很可能再次引发一场大辩论:到底情感是不是人类的专利。此外,还有些类似的研究、观察表明,大猩猩社会也有哀悼同伴的行为,猫咪之间也会萌生友谊,就连老鼠都会有心心相惜之心。 一直致力于动物行为研究的贝科夫博士,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曾亲眼目睹四只喜鹊在为一位死去的同伴举办“葬礼”,并认为这乃是动物同样具备“德商”的有力证据。 “其中一只喜鹊走到‘遗体’前,轻轻地啄了一下,正如大象会用鼻子轻抚同伴的尸体那样,接着这只喜鹊退后几步,另一只走上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遗体告别’”, 贝科夫博士描述“葬礼”的场景;紧接着,其中一只喜鹊飞走了,取来了一些草叶,“献”在“遗体”旁;又有一只喜鹊以同样的方式“献”上“花圈”;最后,四只喜鹊静静地“默哀”几秒钟,然后,一只一只地潇然离去。 贝科夫博士的这篇记述动物葬礼的文章发表之后,他很快就收到了一些读者的电子邮件,原来,见证过“喜鹊葬礼”的并不止他一人,还有人看到过乌鸦也曾举办类似的“哀悼”活动。 “它们(葬礼时)在想些什么,什么感受,我们无法知晓。但当你亲眼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切的时候,看看它们的一举一动,你不得不相信,这确实是喜鹊在向它们死去的同伴做最后的告别。” 贝科夫博士在他发表于《感情、空间与社会》的文章中描述道。 当然,也有跟他唱反调的,他们给贝科夫博士扣上了“拟人主义”的帽子,所谓“拟人主义”或“拟人观”就是把人类独有特点赋予动物。 而贝科夫博士据理力争,他指出,人类也罢,动物也罢,之所以会在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产生“感情”这种机能,是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存活的机率,这完全符合进化论。(中国国家地理网 张晓来) |
|
沙发#
发布于:2009-10-24 16:23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
|
|
2楼#
发布于:2009-10-24 16:37
~~ 呜~~ 所以说咋最喜欢动物了
|
|
|
3楼#
发布于:2009-10-24 16:38
= =动物最可爱拉!!
|
|
|
4楼#
发布于:2009-10-24 17:04
这就是哎呀~~
|
|
5楼#
发布于:2009-10-24 17:04
这就是爱呀~~
|
|
6楼#
发布于:2009-10-24 18:36
生灵皆是如此。爱惜
|
|
|
7楼#
发布于:2009-10-24 22:01
这是什么。。。这就是动物之间爱啊
|
|
|
8楼#
发布于:2009-10-24 22:24
进化成具有感情因素的话,可以大大提升种族存活率,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这是必然的发展
|
|
9楼#
发布于:2009-10-24 23:06
不少动物也会这样的
|
|
10楼#
发布于:2009-10-24 23:30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啊。。。
|
|
11楼#
发布于:2009-10-24 23:30
啊啦啦啦= =? 突然发现2连了,。。
|
|
12楼#
发布于:2009-10-25 00:06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1
|
|
13楼#
发布于:2009-10-26 12:51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