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孩子们的岭南故事 对于一个沐浴了19年岭南阳光的人来说,岭南故事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在得知要写这次征文稿之后,发现自己的脑神经再如何挣扎,都跳不出岭南之外的圈子。黄花岗起义的三声枪响只是 岭南历史故事长河里的一朵小浪花——对我来说,五岁那年蹲在家门口玩泥巴也是本人岭南故事里一个波澜壮阔的章节。 当然许许多多岭南孩子的故事里都有过这么波澜壮阔的一段——其实广大九零后岭南孩子们的故事都大同小异,带着岭南DNA的我们并没有在剥荔枝的技术上显得特别娴熟。显然我们这些被局限 于五岭之南的童年没有显得特别的差异,都是不约而同地宣誓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之后,胸前多了一抹属于祖国的鲜红色,或者都是不约而同地在非典肆虐的春天戴上口罩走出街门。——这和全国健 康少年儿童都不约而同了,套用芙蓉的话,“哪怕我不懂何为潮流,但一直在引领着潮流”——曾经这一点让作为第一代岭南九零后儿童的我自豪不已。 岭南开发虽比中原地区晚,可是经济建设却是后来居上。(PS:小平爷爷某一年的春天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岭南同志们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物价水平也蒸蒸日上。孩提时代的我们也曾仗 义执言,都是五毛一个,岭南馒头就没北方孩子半个窝窝头大。从小生活在相对经济发达的环境里,岭南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意识都很强,看到的都是标价牌后的本质问题。从一年级起,我们就抛弃了 “馒头来到南方之后水土不服以致体积变小”之类的落后观念——岭南的孩子长于争辩和推理,善于发现本质。在我们看到北方的荔枝龙眼比我们这边贵几十倍之后,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真相。原因是国 情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用昂贵的馒头换来廉价的荔枝——岭南的孩子们笑而不语,这是属于我们的幸福。 属于岭南孩子的幸福有很多,TVB的动漫节目总是比CCAV的少儿频道先走一步,当我们开始了数码暴龙的征途时,非岭南孩子还停留在宠物小精灵的时代。甚至每当我们重温周星驰经典电影的时 候,获得的也是原汁原味的快乐——石斑鱼配音的《唐伯虎点秋香》仍旧难以触动我们的笑神经。其实有时候我也觉得,这种快乐掩盖了一些原本我们需要注意的东西——看不惯粤剧的冗长,熬不住木 偶剧的沉闷,不懂岭南画派的泼墨山水,不赏岭南陶瓷的精妙所在;岭南的一些东西正在背对着九零后岭南孩子逐渐消亡——对于岭南人来说,为了不忘却而纪念,所以很多这一类的东西都去申遗了。 我们在报纸的时事专题上读到申遗成功,然后兴奋莫言,再然后把报纸送到回收站。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零零后岭南儿童请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分割线—————————————————————— 其实我很不安心,很自责。 丫别再问 岭南故事 能写啥—— 先去烧三炷香,让冼太夫人泉下有知,莫为邪集。 或者..........岭南圣母,诚敬夫人,谯国夫人。 天朝众高凉郡子民,恕吾不恭。 |
|
|
沙发#
发布于:2010-04-24 13:39
为啥这个要发到聊天室。。
|
|
2楼#
发布于:2010-04-24 13:42
一点时间就到了下午茶区了
|
|
|
3楼#
发布于:2010-04-24 14:25
没怎么看懂的说
|
|
|
4楼#
发布于:2010-04-24 18:01
……差距都会有的
|
|
5楼#
发布于:2010-04-24 21:58
没太看明白。
|
|
6楼#
发布于:2010-04-25 00:43
嘛 不是岭南人看不懂不奇怪~
时隔好多年 寒假又去了次冼太庙逛了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