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受到的伤害也触动了欧美游戏人的心。日前,美国网上播出了一期著名游戏制作人和记者们为日本重建进行募捐的特别节目。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著名游戏人们对日本游戏功绩的评价。近几年,日本游戏不景气,被欧美同行赶超的说法颇为流行,也许这样一个节目可以让我们更换个角度认识一下并不陌生的日本游戏,认识一下日本游戏在其他人心中的地位。以下是节目的节选内容。
Peter Molyneux(《黑与白》,《地下城守护者》,《神鬼寓言》系列的首席设计师) “要列举尊敬的日本游戏制作者的名字可就没完了。宫本茂从《大金刚》的世代开始,就在创造让人沉醉的体验,指示着游戏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将动作游戏带入3D世界的《超级马里奥64》,这个是我最欢喜的游戏。”“我发自内心的喜爱日本向世界提供的游戏。” 席德梅尔(《文明》系列制作人) “从《小蜜蜂》和《吃豆人》的时候起,日本的游戏设计为游戏的进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任天堂和SCE的游戏机在硬件层面也拓展出了新的境地。在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电脑是这样好玩的东西,都是因为日本游戏,我现在才会从事游戏设计的工作。我认为(募捐节目)可以重新认识日本游戏的功绩,这是个回报日本游戏的机会。” Ed Boon(《真人快打》系列制作人) “日本游戏因为其独特的视角而特别。从和美国截然不同的日本文化产生的游戏,带来的是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体验。易上手极难精通的《吃豆人》是我灵感的来源。” Will Wright (《模拟人生》《模拟城市》《孢子》系列的设计师) “日本游戏很有童趣。和充满枪战,杀戮,爆炸的黑色游戏不一样,回归明快的童心,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还能贴近更大范围的年龄层。我对《超级马里奥世界》造成的世界性冲击感到惊讶。” Cliff Bleszinski(Epic Game 《战争机器》的首席设计师 ) “我最喜欢日本游戏里充满疯狂想象力的世界观。这是西方开发者害怕去做的。日本的游戏设计哲学和欧美有本质的不一样。需要通过实际游玩去学习的地方很多。” Ken Levine(《生化奇兵》制作人) “日本游戏这创造了能长时间进行的游戏。《塞尔达传说》,《超级马里奥》,《银河战士》都是现代游戏的基石。将这些游戏带到世界的宫本茂功劳甚大。” Jade Raymond (《刺客信条》制作人) 日本游戏对我是很特别的。创新,还有独特的作风让制作者的理念表现得大不一样。我很喜欢这一点。我喜欢日本饮食,文化,美感,还有日本人。小岛先生是我过去就很敬仰的人,很幸运能得到和他对话的机会。像那样的天才能站在现在业界的尖峰是件很棒的事情。 Todd Howard(《辐射3》《上古卷轴》制作人) 我一直对日本的游戏制作人抱着尊敬之心。去年,我有机会和制作生化危机的三上真司见面,为了能更好的对话我还打算学习日语。作为游戏设计师,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所以聊起游戏时我们语言的障碍就消失了。三上先生对于制造玩家体验拥有的热情和知识让我深为感动。 节目的视频中出现了诸如宫本茂,小岛秀夫,三上真司,板垣伴信,水口哲也,上田文人,须田刚一等众多的名字,更有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你也想必应该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经典。最后,作为同样关心日本游戏的人,希望他们的募捐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转自tgbus |
|
沙发#
发布于:2011-04-09 11:13
这是带着人类博爱之心去评价的么...
|
|
|
2楼#
发布于:2011-04-09 21:36
怎么感觉小霸王上的很多游戏都是日本系的呢。。。
|
|
3楼#
发布于:2011-04-10 20:00
好搞笑的仙人掌....
|
|
|
4楼#
发布于:2011-04-10 21:02
都是好老的游戏....
|
|
5楼#
发布于:2011-04-12 12:31
日系游戏还是很合得来的
|
|
6楼#
发布于:2011-04-12 20:37
不同的审美观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