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随着一只叫“辛巴”的小狮子在迪斯尼梦幻世界诞生,整个动画界也应来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伴随着《狮子王》影片在全世界取得盛况空前的反响,一场电脑图形图像学的革命也就此展开。随着狮子王从这一刻开始,CG技术正式走入动画制作领域。而掀起这场改革正是北京索兰尼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战略顾问,迪斯尼CG总监-斯考特·约翰斯顿.当《狮子王》中庞大的动物群蜂拥冲下山坡时,CG技术也在斯考特·约翰斯顿等视效大师的推动下以其无限的创造力开创了动画制作一个全新的领域。3月15日至20日曾掀起这场技术革命的CG开创者斯考特·约翰斯顿先生应北京索兰尼克动画学院院长赵全洲先生的邀请到中国,经过北京索兰尼克数码和北京大学、传媒大学等多家学院合作为中国年轻的CG人进行题为《动画片生产流程对动画艺术家,制作人和生产技术人的意义》的讲座,将美国迪斯尼先进的CG动画制作理念引入国内一线动画教育体系。
![]() 斯考特·约翰斯顿资料: 北京索兰尼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战略顾问,索兰尼克动画学院首席客座教授,迪斯尼《狮子王》CG总监 1989年,年轻的斯考特·约翰斯顿进入迪斯尼影片公司,并加入迪斯尼知名动画《小美人鱼》的制作团队。此后,他与迪斯尼公司在多部动画影片中有合作,包括1990年的《王子与贫儿》和《救难小英雄》,1992年的《阿拉丁》,以及在1991年获得极大成功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负责相关场景的设计。1994年,斯考特·约翰斯顿参与了迪斯尼动画《狮子王》的制作,担任CG制作总监。在这之后,斯考特·约翰斯顿受邀参与了世界知名动画导演Brad Bird(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导演,皮克斯公司《超人特工队》,《料理鼠王》的导演)带领的并由华纳兄弟出品的著名动画《铁巨人》的制作,任职动画制作艺术协调人。2003年作为影视动画特效总监,斯考特·约翰斯顿参与了《华纳巨星总动员》的制作,将传统的动画与实拍相结合,在视觉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年被“国际动画电影协会”授予技术成就奖。 在斯考特·约翰斯顿在北大的讲演开始之前,我们记者有幸对其进行了采访。了解斯考特·约翰斯顿先生对于动画独特的见解和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看法。 记者:首先我有一个问题,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您是如何看待技术和艺术各自所占的比重的?您又是如何把握和掌控两者在影片中的比例? 斯考特·约翰斯顿: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有着它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和独一无二的艺术张力。确实,电脑动画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以前不可能完成的动画设计,在今天看来已经相当简单,例如:宏伟的爆炸场景,真实的云雾效果,奇幻的粒子变化等。这些技术始终都是为动画电影艺术服务的,艺术内涵才是动画电影所追求的。在我任职动画《铁巨人》动画制作艺术协调人期间,我始终努力将更好的艺术呈现给大家,当然,这也是需要很好的技术团队作为支撑的。 ![]() 动画电影《铁巨人》 记者:我听说在美国的动画公司中,一个动画团队通常都有近四百人或者更多,您是如何很好地调度和分配这些人力,又是如何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斯考特·约翰斯顿:或许,我不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说完,斯考特笑了笑。)大家都知道,动画创作团队的成员结构是有别于其他团队结构的,他们都是很优秀很有独立创作能力的艺术家们,对于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许多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果不加分析,一味采纳,会造成动画制作成本的升高和制作周期的加长。而如果一意孤行,不予采纳,又会磨灭艺术家们创作和参与的激情。如何很好地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协调组员的合作,这就需要一位优秀,或者说是伟大的导演,Brad Bird(《铁巨人》的导演)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导演。当你有一个新的想法,他会首先仔细聆听,然后做出仔细的思考和分析,如果可行,他会很开心的加入到制作中;而如果有些不妥,他会仔细地为你解释不能采用的原因。这使得整个团队都合作起来,每个人都能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贡献和成就感。 记者:作为动画制作艺术协调人,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在工作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斯考特·约翰斯顿:我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动画专业,进入迪斯尼影片公司担任动画电影的艺术创作工作,后又作为影视动画特效总监参与了《华纳巨星总动员》的制作。这些经历和经验就使得我对动画艺术和动画技术两个方面都比较熟悉,而一位合格的动画制作艺术协调人正是需要这两点。动画电影的导演需要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影片艺术表现力的审视和宏观蓝图的描绘上,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准确地去将这个蓝图和创意付诸于实际,完美地展现给观众,在两者之间,就需要有动画制作艺术协调人来达成两个群体之间的完美沟通。一个简单的例子,导演不一定对每个技术细节都很了解,他会将自己的艺术创意想法告诉协调人,然后协调人会从技术角度将这个创意传达给技术人员,之后再将具体技术方式和效果反馈给导演。而说起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我觉得是时间和资金,我想这也是所有协调人所面临的难题。因为整个项目的具体资金分配和时间安排是协调人根据导演和投资人的决定来详细安排的,而每个导演和投资人,当然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金钱来制作出最优秀的动画电影,这就确实给协调人带来了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使用“动画脚本”(storyboard)和“工作手册”(workbook)两种方法来确保各个部门都能准确及时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记者:您认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哪一点是最关键的? 斯考特·约翰斯顿: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它的故事一定要是最优秀和最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的。一个好的故事能够弥补制作的不足,但是再好的制作也不可能掩盖故事情节的乏味。在制作《狮子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二维手绘和三维电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用这种独特的制作方式,既节约了成本又达到了很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效果,为整个故事情节的阐述做了很好的帮助。 ![]() 斯考特在认真地为大家讲解脚本的作用和重要性 记者:您提到了二维手绘和三维电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据我们所知您在动画制作中二维三维的相结合上有着很深刻的理解,请问您是如何分配二维三维在影片中所占比例的呢?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决定各动画元素以何种方式制作呢? 斯考特·约翰斯顿:这是一个很细节的问题。随着电脑动画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大。三维技术相比传统的手绘图稿,给人以更真实更震撼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三维动画的制作成本是相当昂贵的,一个优秀的模型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具体的制作中,以《铁巨人》为例,我们将需要重点表现的角色和物体,或者说是经常出现的元素,以三维的方式制作,而一些出现频率不高的元素,例如某些过渡场景等,就直接使用手绘技术。 ![]() 动画电影《铁巨人》完成了一次很完美的二维手绘与三维电脑技术的结合 记者:你是如何成功地把古典动画与CG结合在《铁巨人》身上,从而使它有了一个合适的容貌的? 斯考特·约翰斯顿:通过与团队的合作。要想将CG生动地与传统动画结合在一起,就需要解决四方面的原则性问题。 ![]() 1.设计 人物、道具的比例和形状在电影的造型草图中应该是相同的风格。我的同事漫画艺术家Mark Whiting和Steve Markowski负责做大部分的巨人设计工作,艺术总监Joe Johnston做评价和建议。把设计草图转换成3D模型需要耐心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它变得独具一格。我们的模型师Hiroki Itkazu 不仅仅制作不同版本的巨人,而且制作了电影中坦克、卡车、汽车和其它3D物体及模型,然而大部分的电影都需要一个工作室的人去构造模型。他简直太神奇了! ![]() ![]() 2. 镜头和场景 大部分的CG是用“理想”摄像机拍摄的,它类似于现场直播的活动镜头。当摄影机移动时,每个事物都在场景中不断地变化。在传统动画中,多翼机移动会产生深度错觉,但是当动画摄像机移动时,个别背景元素的画面就不会改变。消失点在布景上是固定的,艺术家也经常为了适应剧情而打破透视的规则。对于《铁巨人》,CG动画是用一种模仿电影其他部分使用的动画摄像机拍摄的。一个运动的3D摄像机会迅速揭示一个镜头的CG属性,所以我们使用时很保守,只用它来描述戏剧性的效果。Tad Gielow是电影的CGI总监,他领导的技术指导团队(TD’s),包括写程序编码的开发人员和策划场景的设计人员,他们和动画师一起工作,以便充分使用软件工具。除了管理团队,Tad还给maya增加了 一些工具,用于模仿传统动画的相机支架,这使得动作数据可以在Maya和Anime上共享。 ![]() 3.动画表演和时间控制 CG通常在拍摄时只需使用单组镜头,因为摄像机在物体中来回穿梭是很游刃有余的。而传统的手绘动画通常需要架设单组和双组镜头,因为双组镜头的运动会激发不同的灵感,这可能更合适一些动作的表现。在《铁巨人》中我们同时运用了单组镜头和双组镜头。《铁巨人》的大块头引发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对他而言一个小小的动作会在屏幕上占据很大的面积,并且在用双组镜头拍摄时会出现闪点。高级程序开发师Mike Meckler设计了一种功能,用于我们使用的软件包的手写扩展,并且发展了maya中动画师使用Hiroki's模型的控制功能。高级设计师Teddy Yang对于开发师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解决了动画师和设计师的难题。 ![]() 4. 渲染和灯光 使CG与传统角色和效果在绘画、扫描、打印风格方面相匹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简化了角色的色彩设计,使用基础的明暗色块,并且极少利用色调去增添“阴影”。这一技术经常被用于赋予角色以深度,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应用很多了。在将巨人融合到电影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使用的巨人的调色板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弹性。他的主色调是中灰色,这种颜色会反射周围环境的颜色。在夜晚的户外,他的色调清冷,接近天空的颜色。在仓库里,他又变暖了,成为类似树木和甘草的明亮琥珀色。总之他的颜色始终随着心情和环境在变化着。 我们要做大量工作来不断改进《铁巨人》的渲染通道。随着特效师Andy King将场景从Maya转移到RenderMan,故事开始成型了。而后我们做了阴影并完成了RenderMan的收尾工作,制造出上墨和打印图像,具体的说就是找到墨迹线并完成渲染,无需苛求完美,使之与我们的原始手绘草图中的铅笔线匹配即可。在《铁巨人》渲染中最新颖的部分就是,绘画作品被转换成了和绘画元素相同风格的金属色彩的造型。Aaron Tompson和Babak Forutanpour并没有跟着调色板的改变重新渲染每个场景,而是编写了一个工具,直接将原始的绘画作品转换成Animo使用的格式。这样一来,在绘画作品被上墨和打印以后就允许调色板改变了。在正部影片的制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了电影中创作CG效果所需要的许多工具。这些工具保证影片《铁巨人》每个场景中的色彩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还能与其他的效果保持协调一致。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动画产业现状的?对这一产业的未来,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 索兰尼克动画学院院长赵全洲先生与斯考特 约翰斯顿先生在工作室中留影 斯考特·约翰斯顿:在我看来,动画产业在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初期起步阶段,整个行业还没能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但中国有着很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对动画电影的故事剧本创作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和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兆头。虽然现在中国的动画公司和工作室主要承担的还是一些外包工作,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中国也能够涌现出类似于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优秀动画公司。这也是我来中国的最大原因,我接受作为北京索兰尼克数码动画学院院长赵全洲先生的邀请,成为动画学院的首席客座教授和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顾问,我希望能够与索兰尼克学院和公司共同努力,将美国优秀的动画电影技术和思想带到中国来,促进中国本土动画产业与国际接轨,也希望能够将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带回美国,成为一座中美动画产业交流沟通和互相学习的桥梁! |
|
沙发#
发布于:2009-03-28 12:29
《狮子王》曾經深深吸引著我
遊戲也玩過不少 |
|
|
2楼#
发布于:2009-03-28 19:46
引用第1楼chun于2009-03-28 12:29发表的 : 是啊,小时侯买了碟经常看,还有故事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