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能生产出铅笔小新吗 《蜡笔小新》的“爸爸”死了,全世界为之惋惜。中国观众没有能够从电视渠道看到《蜡笔小新》这部日本动画片,很多人不认识那个顽皮、可爱、幽默并经常口无遮拦还带点“色儿”的小朋友。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人对于野原新之助以及他的创作者臼井仪人的敬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光盘、网络认识了小新一家,喜欢他们,当然同时,不得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防范他们。
五岁的小朋友野原新之助的故事,究竟是画给成人看的还是画给孩子看的,其实已经并不重要。当下中国估计没有多少父母想让自己的独生子女成为小新那样的孩子,所以,拿小新当“模范生”来看,可能比小新的故事还要搞笑。但是,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小新的世界里欲罢不能,绝对不仅仅是为博一笑。不过,就算仅仅是为了小新的故事而开怀大笑,在当下也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单纯的低成本的享受。搞怪的小新故事里,有亲情的温馨,有人性的温暖,也有对成人社会既定规则的挑战,有对虚伪价值观的辛辣讽刺。当然,更有对沉重得令人窒息的童年的反思。臼井仪人死了,《蜡笔小新》不会再有新故事,但是其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小新”们的故事,哪里讲得完? 话说回来,咱们国家的动漫产业如今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所有的作品均未走出“模范生大事记”的范畴。成人动画基本上还局限于各种短小的“FLASH”,儿童动画市场上大获成功的“喜羊羊”,从长相到性情,通通高大全,难怪不少小观众更喜欢反面典型灰太狼红太狼。虽然也有个把“搞怪小孩儿”形象,但是一看便知,那些孩子的搞怪与野原新之助关系紧密、全无灵气,效果比东施效颦还让人难过。 如果咱们的国情真的不适合有《蜡笔小新》这样的作品出现,那么,动漫工作者们,生产点“铅笔小新”吧。把蜡笔的“涩”和“色”都去掉,为中国的三口之家们画一些流畅的素描吧,真实地让人们体会中国孩子们、中国父母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侯 江 |
|
沙发#
发布于:2009-10-06 17:19
占一个。。。。
凭什么这么说蜡笔小新。。。。。 难道中国就这么高尚吗。。 没什么资格说蜡笔小新。。。 最起码人家光明正大的反映出来了社会现实 中国却在下面搞一些不为人知的种种事情。。。 无法理喻。。。 不能容忍用自己群体的一部分人的高尚来贬低对方群体一部分人的行为。。。。 先把自己这方做好了再去要求别的国家吧。。。 |
|
|
2楼#
发布于:2009-10-06 17:22
这是官调,要淡定
|
|
3楼#
发布于:2009-10-06 19:58
中国的动漫还不如蜡笔小新的说
|
|
|
4楼#
发布于:2009-10-06 20:10
中国动漫能产生出 蜡笔小新 么 、扯谈。
(低调低调 ) |
|
5楼#
发布于:2009-10-06 21:54
能就见鬼了!
|
|
6楼#
发布于:2009-10-06 23:05
中国山寨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有了也是正常情况
|
|
|
7楼#
发布于:2009-10-06 23:06
绝对不可能~~
|
|
8楼#
发布于:2009-10-07 00:30
一味跟风是不行的,现在看创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