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不适合做生意 本报讯 (记者叶平生)昨天,广州市物价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将无良商家惯用的13种价格欺诈伎俩逐一起底,其中,虚构原价假打折是最常见的价格欺诈。 1.虚假标价 表现:标价签、价目表上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或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 案例:某餐馆售卖的象拔蚌标价78元/斤,可食客吃完之后到收银台结账时却被告知每斤售价要200元。对于顾客提出的质问,餐馆收银员表示,标价78元/斤的是小象拔蚌,“你吃的是大象拔蚌,每斤200元。” 支招:对于标签上标明的商品种类,顾客应问清楚再决定是否购买。 2.两套价格 表现: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高低两种不同的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案例:某商场售卖的衬衫标价为50元,结账时却按80元来收款。国内很多门店都被查出存在这种行为。 支招:消费者在买完东西埋单时,最好能仔细核对一下账单。 3.模糊标价 表现:商家有意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案例:某西瓜摊贩以“西瓜两元一块”为名,将整个西瓜切成一瓣瓣地向行人促销。当某消费者付了2元后,摊贩却把一瓣西瓜切了半截给他,并反问他的买主,“这难道不是‘一块’吗!” 支招:不要盲目购买促销商品,先问清楚促销和优惠的附加条件。 4.虚夸标价 表现:商家往往喜欢以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跳楼价等噱头招徕顾客,但实际上他们标示的这些价格往往无法进行比较。 支招:消费者在买东西时最好能货比三家,才会心里有底。 5.虚假折价 表现:商家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案例:某商家号称“全场8折”,当消费者掏出400元要买一套标价500元的西服时,却被商场告知“这套西服折后价为460元。” 6.混淆销售处理商品 表现:销售处理品时,有意不详细标明处理品和非处理品价格,以期浑水摸鱼。 案例:某商场对女鞋处理品降价销售,并标价“处理商品一律80元”。但当消费者买了一件付款时,商场却告知对方:“这是正品,要120元”。 7.模糊赠售 表现:采用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没有如实标注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把假冒伪劣商品作为馈赠品,最常见的就是“买一送一”。 案例:某剃须刀厂家在商场内打出“买一送一”的广告,但顾客买了该品牌剃须刀后,获赠的却是一个笔记本。 8.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表现: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附加价格条件时,不标示或者仅仅模糊标示附加条件内容。 案例:某百货公司推出买电器“免费送货上门”促销服务。但是当顾客付款之后,该百货公司指定的送货单位将电器送上门之后,却要以“拆装费”的名义,向顾客收取100元。 9.虚构原价 表现:包括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打折、谎称降价或者要提价,诱骗消费者进行购买。 案例:最常见的就是很多街边小铺常以“场地拆迁、最后一日,全场物品两折”的名义进行促销,将号称原价×××元的物品以“现价××元”进行叫卖。可是在这个商家所标示的“最后一日”过去很多天之后,它依然在那,并以同样的幌子进行叫卖。 支招:有些商家常以抬高原价来揽客,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原价”。 10.不履行价格承诺 表现: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的,消费者购买之前商家却不能兑现承诺。 案例:某超市向消费者承诺“瓶装酸奶实行‘买三送一’”。有消费者购买了三瓶之后,对方却并未兑现承诺赠送一瓶,并诡称“‘买三送一’仅限于前10名。” 11.谎称价格诱骗交易 表现:商家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以此诱骗消费者与他交易。 案例:某商场向顾客宣称,他们的某品牌空调“进价都需1980元,零售只卖2000元”,而实际上他们的那款空调机进货价只有1000元。 12.质量与价格不符 表现:商家在出售商品过程中存在掺杂、掺假、短斤缺两等现象。 案例:某米店卖出的大米号称是“优质大米,每袋20斤50元”。可消费者买完后却发现,这些米一袋并不足20斤,且里面还有坏米。 支招:若对商品的重量或质量有怀疑,可找公平秤或有关单位验证。 13.假冒政府价格 表现:商家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或服务价格,谎称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案例:某水果店将哈密瓜卖15元一斤,并谎称“这是政府定的价格”。这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商家假借“物价局监制”的价格标签。事实上,物价局只是对符合规范的商品标价签进行监制,而不包括商品价格本身。 支招:让商家提供具体的定价部门,再向相关部门咨询。 |
|
沙发#
发布于:2011-02-02 18:30
虚夸标价见的比较多
|
|
|
2楼#
发布于:2011-02-02 18:33
商家反正能黑钱的都做
消费者只要be free的都做 |
|
|
3楼#
发布于:2011-02-02 18:39
……咱们就只有被骗得份
|
|
4楼#
发布于:2011-02-02 23:18
斗不过它们啊
|
|
5楼#
发布于:2011-02-02 23:30
这个在哪都有
|
|
|
6楼#
发布于:2011-02-03 01:46
唉,现在的奸商什么方法都想得出来
|
|
7楼#
发布于:2011-02-03 14:38
这些大多都了解些,出来得太多了想不知道都难啊。。。。
|
|
8楼#
发布于:2011-02-03 15:34
.............
额 我还要不要去广州啊TAT |
|
|
9楼#
发布于:2011-02-03 16:04
多留个心眼为好
|
|
|
10楼#
发布于:2011-02-03 16:15
利用这个跟警察说去 会有好处的吧
|
|
|
11楼#
发布于:2011-02-03 16:55
這真是太黑了!!!
|
|
|
12楼#
发布于:2011-02-04 21:57
= =但是总是去专卖什么的好贵
|
|
|
13楼#
发布于:2011-02-07 18:50
其实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现象
|
|